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37448
醉酒真能“要命”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家庭用药》 2018年第3期
     案例1:晚7时许,某医院急诊接到市120指挥中心调度,称有一名男子酒精中毒,生命体征微弱,需要急救。值班医生和一名护士迅速准备迎接抢救。“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觉不妙。”医生说,看到一名体形偏胖的中年男子躺着,双目紧闭,面色紫绀。经询问家属了解到,44岁的张某当天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喝醉了酒,躺在沙发上休息。一开始,大家还听见张某很响的呼噜声,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声音了,这才发现出了事。经初步检查,医生发现张某疑似酒后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呼吸心跳已经测不到,瞳孔已散大,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发现,确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堵塞在气管内。经过气道异物清理、气管插管、启用呼吸机等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在抢救过程中张某停止跳动的心脏一度恢复了微弱的搏动。但是,终因窒息时间过长,抢救无效,于第二日下午宣布死亡。

    在醉酒导致死亡的病例中,呕吐引起的窒息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若醉酒到一定程度,如烂醉如泥,就是酒精重度中毒,不但会使人丧失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射行动能力,即使是咳嗽、吞咽反射也会有严重障碍,造成生命危险。有很多醉酒者,被安全送回,第二天却发现已撒手人寰,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呕吐物窒息所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失去行动反射能力,呕吐时无法起身吐出口外,很容易发生窒息,而窒息导致死亡仅仅需要三五分钟。

    专家提醒

    深度醉酒时,有人往往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这种体位,心血管反射调节能力相应减弱,加上呕吐、出汗,会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此时血管内的血容量会相对不足,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有人仰卧睡觉,这种情况呕吐物可能会难以吐出,还可能反流回到气管中,导致误吸。轻者会发生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较大量呕吐物堵塞气管,导致窒息发生,危及生命。有人俯卧,这种情况呼吸中枢受到抑制,会引起吸入氧气不足,加重醉酒后昏迷。

    案例2:市民李先生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喝完酒后回家感觉良好,边看电视边削苹果,突然满身冷汗,昏倒在地,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考虑到他未出现过度亢奋的情况,不像是喝醉了,可能是大量饮酒导致的低血糖昏迷,血糖检测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酒后低血糖并不常见,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以及肝功能不良患者来说,大量饮酒容易引起酒后低血糖。这是因为,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糖原异生与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在人饥饿的时候通过体内储存的肝糖原或脂肪合成葡萄糖而保持血糖恒定的反应。如果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乙醇迅速进入肝脏后会抑制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正常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有肝损害的患者,肝糖原被抑制,血糖迅速降低后便容易发生低血糖。

    正常情况下,乙醇在体内经肝脏代谢变为乙醛,再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大量饮酒后,乙醇吸收到血液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乙醇迅速进入肝脏抑制肝糖元分解,促使低血糖出现。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导致昏迷。

    低血糖的症状有饥饿感、心悸、冒冷汗等,严重的会昏迷。酒后低血糖昏迷与人的醉态昏睡看起来很相似,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醉酒反应,从而导致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延误抢救,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会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酒后低血糖处理起来不难,静脉输注葡萄糖是有效治疗手段,大多数低血糖患者经治疗能迅速恢复,一般都能迅速康复,关键是其病因难被发现。

    专家提醒

    空腹喝酒,酒精会吸收得更快更多,易发生低血糖,因此饮酒前最好吃一些米饭、面、糖等,补充体内糖分,同时最好不要喝得太快,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最好不要饮酒,否则容易诱发低血糖。严重的酒精中毒可能发生肝内糖衰竭,从而导致低血糖,还能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案例3:19日深夜,杭州一名年轻女子酒后“方便”,失足跌入横河港,再也没有醒来。现场围观群众说,这名女子是四川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横河港在艮山西路与运河东路交叉口,是一条长702米的河道,事发的地方,河道宽10米,深度约1.4米。河道与人行道之间有一片绿化带,有柳树和长得一人高的植物。这片绿化带宽三四米,到了夜晚,道路上的灯光便无法穿透树丛,里头漆黑一片。

    既然喝酒避免不了,醉酒也会成为常态,酒后误事致命就会时有发生。酒后不能开车,不能游泳,不能一个人独自离开。另外酒后特别是醉酒后必须有人给予关照,先不论他喝醉了是自愿的还是被逼无奈,喝醉了的人精神是不可控的,应该得到他人的特别关照。可以指定没喝酒的同伴送他回家,或者通知他的家人来接。喝酒的同伴和提供场所的酒店必须承担起通知协调的义务。

    法官提醒

    共同饮酒人彼此间因共同饮酒的先行行为,而负有一定的不使其他共同饮酒人受到损害或陷入危险的注意义务,如提醒、劝诫、照顾、看护、帮助等。也就是说,同桌喝酒,应做到不劝酒、不灌酒,相互提醒,相互关心,对于醉酒的人,应该安全护送其到家,或者通知家属领回。

    不要小看醉酒,一些小细节有时候可能会带来致命的伤害!

    提示1:按理想速度喝,以不超过肝脏处理能力的速度饮酒

    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毫升,酒中所含的纯酒精(乙醇)的量,可通过酒瓶标签上标示的度数计算。如250毫升酒精度数为16%的酒,其酒精含量为250毫升×0.16=40毫升,那么酒精的量就是40毫升。

    如果这样一杯酒一个人花4小时喝完,那么平均每小时摄入的酒精量是10毫升,刚好符合肝脏的处理速度。按这一速度喝,能最大程度降低酒精对肝脏的负担。

    提示2:喝清水,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酒精有改变机体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作用。通常,体内水分的2/3都在细胞内,但酒精增加后,细胞内的水分会移行到血管中,所以虽然整个身体的水分不变,但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了,也會觉得干渴。

    不论哪种原因,充分摄入水分都是没错的。“醒酒水”自古以来就是缓解酒后不适的方法之一。在满满一杯水中混入三小撮盐并一口喝下去,会刺激胃使食物易吐出。

    提示3:饮用运动型饮料和果汁

    过量饮酒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嗓子感觉干渴,此时体内残留有酒精和有害物质乙醛,应想办法尽早将其排出体外。含无机盐和糖分的饮料,除了有水分补给作用之外,还有消除体内酒精的作用。运动型饮料和果汁效果就很好,特别是运动型饮料,其成分构成接近人的体液,易被人体吸收,不仅对宿醉有效,饮酒时如果一起喝,也可防止醉得太厉害。

    此外,含有茶多酚和维生素C的茶,或用柠檬和蜂蜜做的蜜汁柠檬水,对于宿醉也有效。需注意,不管哪种饮料,若太冰凉有效成分都不易吸收,所以应喝常温或温热的。

    提示4:吃柿子,帮助分解酒精

    柿子是富含果糖和维生素C的水果,古时即被用作防止醉酒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甜柿中所含的涩味成分可分解酒精,所含的钾有利尿作用。柿子叶也含有相当于柑橘数十倍的维生素C,其鲜嫩的幼芽可炸着吃,或干燥后做成柿叶茶喝。

    提示5:多食贝类,强化肝脏的解毒作用

    以蚬贝为例,其蛋白质的含量可与鸡蛋相提并论。且由于含有均衡的必需氨基酸,不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能促使肝脏恢复功能。贝类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牛磺酸和糖原,维生素B12和糖原对于促进肝脏的功能也发挥重要作用;而氨基酸中的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后,可活化肝脏的解毒作用。

    提示6:服用抗菌药物后不宜喝酒

    正常情况下,酒精在肝脏内转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然后再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某些头孢类抗菌药物在体内能够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酒精在体内转化成乙醛后不能排出,导致乙醛中毒,出现很难受的醉酒样反应。极少量酒精和这类头孢类抗菌药混合就可以导致酒精中毒,严重者会导致心衰甚至死亡。, 百拇医药(潘璐意 蒋锦琪)